奧修說:「人們需要被教以如何與身體作朋友。」我們許多的不適和緊張,其實都肇因於和自己的身體疏離,奧修的教誨就是要引領你深入認識身體,無限大的靈魂智慧都在裡面,解決身心症狀的處方也在裡面。
這是個關於與身體對話的靜心教導,一旦你學會對身體說話,覺察它,傾聽它,則它必然也將傾聽你的要求,成就你所想的健康和喜樂,你的生命就此徹底重生,一切都會朝最美好的方向轉變。
本書特色
◆書中有許多奧修針對改善現代病徵的實用建議,從不一樣的角度去看待身心症,包括肩膀與頸部疼痛、僵硬感、腹部緊張、失眠、老化、憂鬱症、貪食等,均可從身體的感知著手,透過靜心找出問題根源,然後釋放它重拾健康;步驟清楚分明,讀者針對自己所需將可獲得療癒。
◆心理總是影響著生理,本書教導讀者如何著手改善對身體的舊有思考方式,解除心靈的負向制約,並意識善待身體的重要性。
◆帶領人們脫離對身體的壓抑,解放壓力與箝制,進行一場寧靜的身體變革。
◆掃描書中QR CODE可連結至奧修引導式靜心CD網址,透過奧修引導式靜心,與身體溝通並重新連結,找回完整建康的身體。
作者簡介 奧修OSHO 一九三一年出生於印度,畢業於印度沙加大學哲學系,並在傑波普大學擔任了九年的哲學系教授,之後周遊印度各地。一九七四年在印度孟買東南方的普那(Pune)創建了「奧修國際靜心中心」,吸引了大批的西方年輕人及世界各國的求道者前來體驗靜心與轉化,一九九○年逝世於普那。 奧修對門徒及求道者的演講已被錄製成六百多種書,翻譯成三十多國文字。你無法歸類奧修無所不包的教誨,從個體對意義的探尋,到當今所面臨最迫切的社會與政治議題。他述而不作,所有的書都是以他的聲音與影像記錄謄寫而成,是他三十五年來對來自世界各地的聽眾之自發性演說。印度的〈週日午報〉將他與甘地、尼赫魯、佛陀等人並列為改變印度命運的十位人物之一。 譯者簡介 陳明堯 Gyan Purana 專事翻譯,譯有《與先哲奇人相遇》、《喜悅》、《靜心春與夏》、《奧修談禪》、《存在之詩》、《親密》、《女人,自在平衡自己》、《男人,真實解放自己》等書(以上皆由生命潛能出版)。 前言 身體是可見的靈魂 第一章 身體的智慧 第二章 解除負向制約 第三章 幸福的基本要件 第四章 身心症狀與處方 第五章 靜心的治癒力 第六章 通往意識的大門 附 錄 與你的身體對話 第一章 身體的智慧 西方的醫學把人視為一個孤立的單位,一個與自然隔絕的單位,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錯誤之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健全只不過是與自然安然共處。 西方的醫學以機械的觀點來看待人,所以凡是對機械有效的,對人也有效。但人並非一具機械,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你不能光是治療病徵的部分,病徵只是整體處於困境的一個徵兆,只是最脆弱一環的表現。 你治療病徵的部分,而且也獲得了成效……可是病徵又遷移到身體別處。你壓抑病徵來免除病苦,可是卻強化了它。你不了解,人是一個整體:不管是生病還是健康,那都沒有差別,人應該被視為一個有機整體。 有一個非常基本的了解是:身體隨時準備好傾聽你—可是你從不曾與它說話,不曾與它有任何溝通。你待在身體中、使用它,但卻不曾感謝它。身體服侍你,而且是盡一切智慧在服侍你。 自然深知身體比你來得有智慧,因為自然把一切重要的都交給身體,而不是交給你,譬如呼吸、心跳,或者是血液循環、食物的消化作用—你並不擁有這些作用的控制權,否則,事情早被你搞得一團糟。 如果呼吸交由你掌控,你早就死了,根本不可能存活下來,因為你隨時會忘了這回事。與別人打架的時候,你會忘了呼吸這回事;晚上睡覺的時候,你會忘了呼吸這回事。你怎麼可能記得要呼吸呢?而且,你知道消化系統要做多少工作嗎?你以為把食物吞進嘴裡就是件了不起的事了,然而這是人人皆會的一件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有一個人的喉嚨被子彈射穿了,因此他的食道必須被封起來,醫生在他的胃旁造了一個外露的人工食道,用這根管子來進食,可是這毫無樂趣可言,即使是把冰淇淋往裡頭塞……還是令他非常不悅。 他說:「我根本無法品嚐任何食物。」後來醫生建議他:「可以這麼辦,你先品嚐食物,然後再把它們塞進管子。」他如法炮製了四十年,他會先咀嚼食物並享受一番,然後再將它們塞到人工食道去。 這條管子稱職得很,因為你身體裡的食道只不過是一條包覆在皮肉裡頭的管子罷了,只不過這個人比較可憐,他的食道是暴露在外的,可是這樣比你們來得好,那有助於食道的清理或是什麼的。
身心的治療
不快樂的緣由
與存在為友
身體是你的朋友
﹁應該﹂這個夢魘
放掉痛苦
喜悅的交響曲
與身體連結
真實面對自己
學習放鬆自在
哈哈大笑一場
腹部的緊張
僵硬感或是缺乏流動性
肩膀與頸部的疼痛
身體的負面感覺
感覺與身體失去了連結
老化
孤僻感
從內在去感覺身體
漂亮與否
女人的性冷感
男人的陽痿
緊張與放鬆
被打亂的睡眠模式
失眠
讓感官活躍起來
僵硬的下半身
與壓力有關的疾病
吃得太多,性愛卻少得可以
斷食與盛宴
排毒與斷食
貪食症
憂鬱症
放下的境界
時時刻刻靜心
放鬆是容易的
體察生命核心
身心靈的和諧
從追尋目標到慶祝
如何使用這張CD
為這個靜心作準備
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