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影片900萬人點閱,令人深深感動、勇氣滿滿的父子情誼!
「我不是英雄,我只是個父親。我所做的,只不過是套上跑步鞋,用輪椅推著我兒子而已。」
最美的奉獻,來自父親對兒子深刻的愛。
推著輪椅,參加超過1000場馬拉松賽事,只為陪兒子一起走下去!
這樣的奉獻,是人性真正的光輝,也是推動你我前進的力量!
「我只是把我的雙臂和雙腿借給我的兒子使用。能讓瑞克快樂,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爸爸迪克
「我這一生最想做的事,是讓爸爸坐在椅子上,由我來推他一次。」——兒子瑞克
瑞克一出生就因腦部缺氧而導致腦性麻痺,四肢痙攣且無法言語。醫生認定他的人生毫無前途可言,建議他的父母迪克和茱蒂把他送去療養院。然而,瑞克的父母卻決心讓兒子跟正常人一樣活得精采。
十五歲的某一天,瑞克要求參加一場慈善路跑,而且要爸爸迪克也一起跑。迪克從來不曾參加過賽跑,如何推著輪椅上的兒子一起跑?當他們終於克服障礙,完成比賽,瑞克告訴爸爸:「當我們一起跑步的時候,我感覺自己是正常人。」
瑞克的這句話,以及每次參加比賽後的笑容,改變了迪克的一生,也開啟了一段勵志感人的旅程。這對父子檔以「賀特二人組」聞名全世界,持續激勵著千百萬人,成為人們勇敢面對困難、熱愛生命、分享愛的最大動力,忠實體現他們的招牌口號:「你做得到!」
「愛可以移動山岳。」迪克為他的兒子瑞克確實做到了這一點。——斯登諾.剎拉,波士頓棕熊隊球員
他們象徵鼓舞的力量,不僅對身障者如此,對所有人也都一樣。 ——烏塔.皮佩格,波士頓與柏林馬拉松冠軍
如果賀特二人組的故事讓你感動,你也可以親身實踐「做得到」的精神!
1. 遇見身心障礙者,無論熟悉或陌生,請大方地給對方一個微笑,表示接納與支持。
2. 別忘了也給身心障礙者的父母打氣,因為他們是「地球上最厲害的爸媽」!
3. 在網路書店的讀者留言區,或個人部落格、臉書、噗浪,寫下你對本書的感動。
4. 在讀書會、社區活動或刊物中介紹這本書,分享你的感動。
5. 介紹親友、同事,或關心親子教養、身心障礙特殊教育與社會教育的人閱讀這本書。
6. 捐贈一本《最美的奉獻》給社區或學校的圖書館,讓更多人有機會分享這個故事。
7. 轉寄賀特二人組的YouTube影片給親友。身處逆境或低潮的人,將因此深受激勵!
8. 捐款支持長期為身心障礙者爭取福利的機構,例如「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劃撥帳號:15896084)、「中華民國腦性麻痺協會」等。
9. 從今天起,你可以對你關心的人懷有無條件的信心,傳遞「做得到」的精神!
作者簡介 迪克.賀特 Dick Hoyt 空軍國民警衛隊的退役中校。他的大兒子瑞克在出生時因臍帶繞頸造成腦部缺氧,而導致腦性麻痺,四肢痙攣且無法言語。儘管如此,迪克決心要讓瑞克過正常人的生活。在一次機緣之下,他們參加了一場短跑比賽,由迪克推著坐在輪椅上的瑞克跑完全程。自此,跑步成了父子倆熱愛的共同活動,他們組成「賀特二人組」(Team Hoyt),參加多項短跑、馬拉松、鐵人三項,其中包括最具代表性的波士頓馬拉松、最艱難的夏威夷鐵人三項等。 三十多年來,賀特二人組已共同參加超過1000場賽事。後來,他們更用一個半月的時間,以跑步和騎腳踏車的方式橫越美國,為身障者募款。迪克推著瑞克奮力向前跑的身影,被剪輯成影片,上傳至YouTube,受到千萬人點閱轉寄,引發深遠的迴響。 迪克在退役之後,繼續和瑞克一起參加各項馬拉松和鐵人三項賽事,並應邀為教會、社區、公益團體及企業演講,提升一般大眾對身障者的認知,並傳達「做得到」(Yes, you can)的精神。為了改善身障人士的生活與活動能力,迪克於1992年成立了賀特基金,並於2005年改組為非營利的賀特基金會。 賀特二人組官網 www.teamhoyt.com 鄧恩.耶格 Don Yaeger 作家,獨自撰寫也與人合寫過許多書,包括美式足球明星華特.培頓的自傳《奮鬥到底》。目前定居於佛州塔拉哈西市。 譯者簡介 陳信宏 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曾獲全國大專翻譯比賽文史組首獎、梁實秋文學獎及文建會文學翻譯獎等獎項,目前為專職譯者。譯有《幸福建築》《我愛身分地位》《好思辯的印度人》(先覺出版)、《幸福的歷史》《101個兩難的哲學問題》(究竟出版)、《最後的演講》(方智出版)等書。 序 網路成名 推薦序 第八章 改變一生的一場慈善路跑 ~~瑞克說他想參加路跑比賽,為這場活動貢獻一份心力。雖然我當場就答應和他一起參加比賽,那天晚上我卻躺在床上久久無法入睡,擔心著我們兩個人究竟該怎麼跑完全程。~~ 瑞克在公立學校裡表現傑出,我們全家人一點都不覺得意外。我們為了把他送進公立學校而付出了極大的心力,所以我們知道只要他有機會和身心健全的孩子一起相處,就會成為一個完全不同的孩子,他會感到自己是群體中的一員,並且能想像出一個充滿各種可能性的未來。 瑞克非常喜歡上學。他在學校裡簡直是如魚得水。我們知道他在課業方面一定不會有問題。當然,他有時也會鬧情緒,就像兩個弟弟或是任何一個孩子一樣。偶爾他也會不想做功課,寧可出門玩或是到處閒晃,也不肯在屋子裡用功讀書。讀書求學對瑞克來說非常不容易,因為無論是寫作業或回答問題,他都必須比正常孩子花更多的時間。他必須有家教以及專人幫忙抄寫,也很少能在沒有助手的情況下從事課業活動。不過,他會對你說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瑞克很少抱怨,因為讀公立學校的好處遠大過壞處。他在學校裡相當受歡迎,同學似乎都願意接納他。我知道他對這一點感到很開心。在學校裡,瑞克得以過著和正常孩子一樣的生活。對我們來說,這種簡單的奢侈是用全世界也換不來的。 瑞克進入西原中學就讀國一的時候,各方面的表現都絲毫不遜於班上同學——當然,除了體育以外。他很喜歡參與身障青年運動隊伍,也常和腦性麻痺課程上的同學一起游泳。他和他爸一樣是個運動狂,也很少錯過他兩個弟弟的任何比賽。不過,學校的體育課則完全是另一回事。一到體育課,同學們都到體育館投籃、跑步或打躲避球,瑞克的助手則是把他推到圖書館。他總是利用這段時間讀書、趕功課,或是單純等待下一堂課的到來。不過,他被排除在體育課之外的情況並沒有持續太久。
1 迪克的故事
2 瑞克誕生
3 等待診斷結果
4 不一樣的成長歷程
5 爭取受教育的權利
6 為瑞克打造的「希望機器」
7 終於進小學了!
8 改變一生的一場慈善路跑
9 父子檔的第一場賽跑
10 來自跑步界的阻力
11 獨一無二的波士頓馬拉松
12 愛上三項運動
13 挑戰鐵人賽
14 四十五天橫越美國
15 瑞克的獨立生活
16 軍職生涯的鍛鍊
17 分享「你做得到」精神
18 一個平凡父親的不平凡人生
瑞克的信
愛的馬拉松 楊憲忠(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理事長)
寫給兒子的一封信 郭豐州(東吳超馬創辦人)
這樣的爸爸天下無敵 飛小魚(馬拉松作家)
誰都沒有沮喪的權利 邱淑容(超馬媽媽)
重新發現生命的意義 趙文崇(埔里基督教醫院院長)
上路,就對了! 唐峰正(財團法人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把「感動」化為去除障礙的「行動」 陳節如(立法委員)